20世纪80年代中期,南京大学即为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的重镇,特别是蔡少卿教授为代表的中国秘密社会史,在国内外学术界独树一帜。学衡研究院承接这一学术传统,基于新的学术视野,致力于一种复数、小写的新社会史研究,尝试从下层、边缘、地方、日常的视角出发,去理解秘密结社、民间宗教、民间信仰、慈善组织等历史现象,由此重新认识 “中国社会”及其历史演进。目前已出版的成果主要有《近代中国の革命と秘密結社——中国革命の社会史的研究(1895-1955)》(汲古書院2007年版)、《近代中国の宗教、結社と権力》(汲古書院2012年版)、《作为他者的宗教:近代中国的政治与宗教》(台北博扬文化2016年版)等。
相关著作:
孙江:《作为他者的宗教:近代中国的政治与宗教》,博扬文化事业出版社,2016年。
孙江:《近代中国の宗教、結社と権力》,汲古書院,2012年。
李里峰:《革命政党与乡村社会》,江苏人民出版社,2011年。
孙江:《近代中国の革命と秘密結社——中国革命の社会史的研究(1895-1955)》,汲古書院,2007年。
相关译著:
(美)罗威廉 (William T.Rowe)著,李里峰等译:《红雨——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4年。
杰拉德·德兰迪、恩靳·伊辛主编,李霞、李恭忠译:《历史社会学手册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9年。
托米·本特森、康文林、李中清等著,李霞、李恭忠译:《压力下的生活:1700-1900年欧洲与亚洲的死亡率和生活水平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07年。
(澳)安东篱著,李霞译,李恭忠校:《说扬州:1550-1850年的一座中国城市》,中华书局,2007年。
相关论文:
李恭忠:《蒙冤叙事与下层抗争:天地会起源传说新论》,2016年。
孙江:《战场上的尸体——“一·二八事变”中红卍字会的掩埋尸体活动》,《江海学刊》,2015年。
李里峰:Rural Mobilization 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,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,2015年。
李恭忠:《他者的眼光:19世纪西方人的天地会研究发微》,《江苏社会科学》,2015年。
李里峰:《暴力是恒久的吗?——解读》,《福建论坛》,2014年。
孙江:《救赎宗教的困境——伪满统治下的红卍字会》,《学术月刊》,2013年。
孙江:《一九二九年宿迁小刀会暴动与极乐庵庙产纠纷案》,《历史研究》,2012年。
李恭忠:《“江湖”:中国文化的另一个视窗——兼论“差序格局”的社会结构内涵》,《学术月刊》,2011年。
孙江:《在中国发现宗教——日本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结社的研究》,《文史哲》,2010年。
李里峰:《从“事件史”到“事件路径”的历史——兼论《历史研究》两组义和团研究论文》,《历史研究》,2009年。
李恭忠:《谁之县政——民国后期山西四县财政预算岁出结构的案例分析》,《中国社会历史评论》,2009年。
陈蕴茜:《城市空间重构与现代知识体系的生产——以清末民国南京城为中心的考察》,《学术月刊》,2008年。
陈蕴茜、齐旭:《近代城市空间重组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——以江苏南通更俗剧场为中心的考察》,《江苏社会科学》,2008年。
孙江:《增上寺的香堂——1933年东北青帮代表团的访日之行》,《南京大学学报》,2007年。
陈蕴茜:《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与近代中国风俗变迁——以近代上海公墓为中心的考察》,《江海学刊》,2007年。
陈蕴茜:《身体政治:国家权力与民国中山装的流行》,《学术月刊》,2007年。
孙江:《教派书写与反教派书写》,《文史哲》,2006年。
李恭忠:《客家:社会身份、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》,《清史研究》,2006年。
孙江:《话语之旅:关于中国叙述中秘密结社话语的考察》,2005年。
李恭忠:《行走在政治与学术之间——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的百年历程及其展望》,《河北学刊》,2005年。
相关活动 :
访谈︱孙江:秘密社会究竟有多少“秘密”?


民间社会与中国社会史
民间社会与中国社会史
发布时间:2019-06-25